在我們往期的文章中曾提到,相較于過去,如今的國產機床在精度和穩定性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于是,就有不少的機床操作人員向我們反映,雖然國產機床起初確實符合工廠的加工需求,但是一旦用過幾年之后,機床的精度就會出現降低,沒有外國機床表現得那么穩定。反觀德日的機床在這一點上就做的很好,即使用了多年之后,機床的精度依然能保持良好。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進口機床設計
這是機床精度的靈魂,日本機床看起來沒有什么特別,可是精度高、耐用。日本高精度機床對設計細節的把握爐火純青。
比如說設計中應考慮到的高剛性、高可靠性。高剛性才能用大參數去切削,高速既能減少加工時間,也有助于提高精度。高可靠性更不用說了,大型零件的加工機床,可以說“機床一響,黃金萬兩”。故障造成的被加工零件損壞,加工時間變長,生產節拍被打亂,誤工誤事,心力疲憊。而這些方面日本機床在設計時都考慮到了。
二、國外機床鑄件
鑄件是一臺機床的骨骼,是承受切削扭矩力和分散振動力的關鍵,是整機穩定性的基礎。就像是要造一幢高樓,最基本就是要夯實地基,鑄件就是地基。高精度機床沒有好鑄件,就算用最好的主軸絲桿導軌,整機精度也難以持續保持。
國內機床對于鑄件要求較寬松,滿足于價格便宜、夠用就好。就拿鑄件的強度來說,目前國內機床鑄件強度的提高是在大幅降低碳當量下達到的。因此,在生產低碳當量的HT300,HT350時,因收縮增加導致的縮松,因鑄造應力增加引起的變形,因硬度增加導致加工性能的惡化是生產高牌號機床鑄件經常發生的問題。
反觀之下,日本德國的機床用了多年依然精度良好,鑄件功不可沒,對采購鑄件更是非常用心,鑄件采購人員很多是鑄造行業的資深人士或者受過鑄造專用高等教育,鑄件廠也是對國外機床鑄件的品質控制了然于心,一絲不茍。
三、機床數控系統
系統影響機床的關鍵精度。目前進口的數控系統主要有發那科、三菱、西門子、海德漢、力士樂等,國產有廣州數控、華中數控等。
以發那科的系統為例,發那科的系統適用于龍門、臥加、立加、車床,鈑金等各種機床,在市場的占有率上具有絕對優勢。發那科的系統在設計中大量采用模塊化結構,這種結構易于拆裝,各個控制板高度集成,使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配置的系統軟件具有比較齊全的基本功能和選項功能,對于一般的機床來說,基本功能完全能滿足使用要求。除此之外,提供大量豐富的PMC信號和PMC功能指令,這些豐富的信號和編程指令便于用戶編制機床側PMC控制程序,而且增加了編程的靈活性。
除了以上幾點,機床功能部件的使用、機床的裝配和調機等方面都會影響機床的長久精度。所以,機床精度是一個系統的有機組成,而不是某個因素決定,缺一不可。